• 深入一线挑战自我 ——出镜记者手记
  • 作者: 文章来源:宿迁台 更新时间:2019-04-02 13:19:22
  •  

    第一、调整状态,寻找“记者型主持人”的说话感觉。

    因为是第一次参加大型新闻策划的出镜,所以在出镜状态的把控方面是在“找感觉”,找自然说话的感觉,而不是拿腔拿调,单点的背词并不能配合相应的新闻背景。特别是第一条南通稿,自己的说话状态不够自然,语言和肢体语言不够协调。虽然词背下来了,但是表情、手势,还有走位完成度不够好,显得很紧张。到连云港、徐州的部分就进步了一点,说话状态渐入佳境。其实,我们每一个点的拍摄时间都很紧张,行程都很匆忙,留给我的出镜时间很少,特别是背词的时间。加上吴老师还会有特别的策划,比如走着说、拿着参照物说、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拍摄等等,这就要求记者和摄像配合默契,但因为自己这方面锻炼太少,很多次都耽误了时间,影响了出片效率。其实吴老师还有张浩哥在这个过程中帮助了我很多,给我找了很多其他电视台的出镜案例让我学习。每天我们回到宾馆,基本上有时间就在一起讨论:今天的出镜怎样怎样、有哪些问题、明天我哪里哪里还可以提升……我觉得自己在说话状态和重音方面还需要多加锻炼,好好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第二、全程参与,采访才能“有想法”。

    这次丁总没有给我太大的压力,只是让我负责出镜,寻找感觉,不断提升锻炼自己。这样给了我很大的空间去学习观察,明白自己并不是一个“话筒架”,而是一名记者。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明白新闻要紧抓主题开展,无论是画面、采访还是文稿,都要紧紧围绕主题铺展,多层次多角度设计考虑。这样新闻呈现出来的时候才会“好看”,才会“言之有物”,才能让观众“看有所思、看有所想”。一开始在去的路上,我脑子是一片空白的,但是经过跟大家的沟通讨论,我心里面渐渐有了一个大致的框架——南通就是“创新、智能”;连云港就是“开放、贯通”;徐州就是“生态修复绿色发展”,这些鲜明的新闻眼看到了以后,我们接下来的采访也是紧紧围绕这个主题,所有的都是为新闻稿件服务,这样新闻呈现出来才会“不走样”。
       
    第三、做好自己,团队协作,以“不变应万变”。

    出去的7天里很多情况都在变,也出现了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现场的棘手问题。我们改变不了现状那就要改变自己、做好自己应该做的。虽然时间紧、任务重、行程赶,但是在大家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热情的支持下,我们还是把新闻稿件完成了,团队里每个人的敬业的精神也值得我学习。作为新人,这次的成长意义对于我来说非同寻常。不仅是简单的业务能力,更重要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合作的力量,团队协作、前后方联动的工作模式,互相“给力”的效率让人振奋人心。
       
    第四,外在形象设计不严谨。

    本次外出采访因为缺乏经验、时间紧张,服装发型没有考虑周到,整体搭配不协调。虽然是用心准备了,带了很多备选的衣服,但是心态比较毛躁了一点,没有在前期请教有经验的老师,也没有在每次出镜前把照片发送给领导审核把关,给后期剪辑制作增加了很多麻烦,影响了全片新闻的质量。这是一个经验,也是一个教训,以后会在工作中逐一改进。
       
    最后,我想说特别感谢领导给我这次学习成长的机会,接下来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好好成长,把收获到的经验用到工作实践中,做一名优秀的新媒体记者!综合频道 张紫静

总共: 1页     
【编辑:许峰】【打印预览】 【大字 中字 小字】 【返回顶部
公告栏
文章排行
本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网站导航

南京厚建软件 LivCMS 内容管理系统http://www.hogesoft.com 授权用户:http://www.xic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