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供电公司 / 正文

载歌载舞,宿迁这个渔岛上飘出幸福歌声

2019年09月28日12:10   来源:宿迁市供电公司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为你衔来一枚橄榄叶……”9月27日上午10时许,由宿迁供电公司晓店供电所姑娘们演唱的《今天是你的生日》,在骆马湖中的戴场岛上回响。在国庆7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宿迁供电公司晓店供电所党支部与戴场村党支部举行联欢活动,载歌载舞共庆渔岛通电20周年和新中国七十华诞。

戴场岛上举办通电20周年联欢会

  载歌载舞,喜迎渔岛通电20周年

  1999年9月28日,戴场村摘掉了江苏省最后一个“水上无电村”的帽子,岛上的182 户人家告别了煤油灯,用上了电。为庆祝渔岛通电20周年,国庆前夕,岛上村民与晓店供电所党员服务队齐聚一堂,联欢相庆。快如电疾如风的变脸、饱含深情的《我和我的祖国》、婉转悠扬的《清清骆马湖》、激昂欢快的二胡独奏《赛马》......岛上居民用热情的歌舞诉说渔岛的幸福变迁。

  在现场的访谈环节。时任骆马湖供电所所长王邦玲深情回忆了当年宿迁供电人湖心立杆、肩抗手拉,众志成城架电上岛的场景,不觉泪湿眼眶,渔民更是感慨不已。老村长蔡万标说起戴场岛通电20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心中仍难掩激动。“以前岛上没有电,夏天天热难以入睡,只能摇着蒲扇到天亮。养殖的鱼塘遇到缺氧,更是一筹莫展,看到不断死去的鱼儿心如刀绞。自从通上了电,我们用上了电风扇、电视、冰箱等家用电器。岛上安装了通讯塔,渔民用上了手机,与在外的亲人联系也更加方便。最重要的是鱼塘用上了增氧机,再也不怕鱼塘缺氧了。现在村里还搞起了农家乐餐饮,生意还不错,这一切都要感谢供电公司,没有你们的辛勤付出,就没有我的幸福生活!”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当天两个小时的联欢活动,在供电职工与村民《我和我的祖国》的合唱中落下帷幕。宿迁供电公司员工苏永军还现场挥毫泼墨,赋诗一首“三阳开泰人气旺,新岛水美民安康。神舟翱翔定北国,航母纵横锁南疆。”送上电力人对戴场岛和祖国母亲的美好祝福。

  肩扛手拉,硬是把电线“拉”上孤岛

  弹指一挥间,20载悠忽而过。

  对于那段没有电的黑暗岁月,村民至今难以忘怀。上世纪九十年代,当时,戴场岛系江苏省最后一个水上无电村,这里四面环水,距岸边30里水路。

  万顷碧波一孤岛,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几乎与世隔绝。通电成了岛村渔民祖祖辈辈的梦想。今年88岁的张老奶奶说:“俺嫁到岛上60多年了,没见过电灯是啥模样。”渔岛不通电,渔家人长年累月过着“面朝湖水背朝天,油灯昏昏伴夜眠”的苦日子。村民每次进城购物总是流连忘返,看着城里人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中老年人的心里尚能平衡,而青年人感觉反差太大,有关系的人托亲拜友外出找门路,考上学校的不愿再回来,全村150多户人家,有三分之一迁走了,还有一部分渔民到外地打工。

  老村党支部书记张柳望无际的湖面连声感叹:“由于岛上长期不通电,不仅给群众生活带来极大不便,而且严重制约经济发展,水产品不能深加工,外地客商到此,摇摇头就走了,渔民只好把捕来的银鱼、螃蟹、大青虾以低价转卖给当地商贩。每逢夏季高温,没有电动增氧机,一片片白花花的死鱼漂浮在水面上,村民看着,疼得抓心……”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祖国大地,孤岛通电,牵动着电力系统上上下下员工的心。其实,早在1988年,江苏省电力局就派人到骆马湖勘察,研究给戴场岛架电,结果因湖深水急而无法施工。直到1999年6月,终于天遂人愿,几十年不遇的大旱,使骆马湖水位大幅度下降,湖底部分见滩,宿迁供电人抓住这一天赐良机,把渔岛通电作为服务民生的头等大事,不管存在多大困难,花多大代价,也要解决戴场岛渔民通电难题!

  1999年7月,女共产党员、骆马湖供电所长王邦玲站在湖水中高呼:“是共产党员的,跟我上!”她肩上扛着铝导线,后面跟着几十名电工,一齐向前拉,时值高温酷暑,太阳像一团大火球,电工们的肩膀被电线磨出血泡。首先是挖坑难,湖里全是烂泥,这边挖出去那边游泥又涌进来,挖好的杆坑几分钟就被游泥堵满了。办法是逼出来的,电工们用砂子和石子在杆坑周围围成一个大圆圈,然后从中间挖,阻住了游泥,终于解决了挖坑难。立电杆更是难上难,烂泥中吊车进不来,只能用绳拽肩扛。

  就这样,激战两个半月,75个日日夜夜,整个工程共架设水域高压线路13.5千米,立电杆137根,终于把电线“拉上”孤岛。

  戴场岛举行通电剪彩,当宿迁市委市政府领导合上电闸时,欢呼声顿时响彻云霄。尽管是白天,岛村家家户户都亮起了电灯,新置的电视机前围着一群男女老少。年过八旬的共产党员、抗日老战士康绪胜捋着胡子喜滋滋地说:“俺盼了几十年才盼上电,还是共产党好,为俺老百姓办实事,现在改革开放了,这下俺可要多活几年,再过过好日子。”

  鱼欢民富,“电靓”渔民美好生活

  2009年,宿迁市启动了骆马湖戴场岛水上乡村旅游工程。宿迁供电公司迅速投资对戴场岛上唯一一条长11.58公里的10千伏114棋戴线进行了全面改造升级,改造6台配电变压器,增加了配变容量1100千伏安,同时还改造低压线路2.6千米,渔民接户线更换成线径截面大的绝缘导线,提高安全可靠性。随着电力、通信等各项改造工程的建设,大大提升了戴场岛的文化内涵和岛村经济,先后创建成为市级乡村旅游特色村、星级农家乐、省三星级村居旅游示范点,成为宿迁市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水上生态乐园。

  今年62岁的渔民蔡万标揪准这个机会,于2010年9月在岛上办起了地锅小吃部,仅供少量游客用餐。随着游客逐渐增多,小吃部已远远不能满足节假日来此休闲度假的八方客。2016年4月,蔡万标扩大规模,办起由8个包 间、可容纳60余人同时用餐的“活鱼锅贴”农家乐饭庄,使用的空调已由当初的两台挂式机增加到10台柜式机,容量达20千伏安,加工湖里野生鱼,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游客到此品尝,生意一直非常好。

  “守岛电工”姚行春在岛上一呆就是20年,作为渔岛变迁的见证者。据他介绍,近年来,外出打工的渔民陆续回到岛上,扩大养殖水面,把骆马湖银鱼、螃蟹、大青虾销往全国各地。如今的戴场岛,湖面上渔帆点点,渔塘里架起一台台电动增氧机,电闸一合,碧水荡漾,鱼群欢跳。岛上养殖水面已由当初的3000亩猛增到现在10000余亩,渔民人均年收入由通电前的2000元增加到30000多元。渔民家家有电视机、电冰箱、电风扇、空调机,一点不比城里差。

  走访中不难发现,如今村民家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不论是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大家电,还是微波炉、煮蛋器等小家电应有尽有。从通电到稳定用电再到现在的智能用电,岛上村民生活越来越方便,越来越智能化。这样的变化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岛上走出来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姚叔叔您好,最近身体怎么样……”这是前几天一位大学生发给姚行春的短信内容,岛上有棵“幸福树”,是30多年前岛上一个张姓青年考上名牌大学时栽下的。如今,从戴场岛已经走出了20多名大学生,这也一直是戴场岛村民引以为豪的事情。(王松竹)

总共: 1页   
作者:王松竹

南京厚建软件 LivCMS 内容管理系统http://www.hogesoft.com 授权用户:http://www.xic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