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生态置顶 追“清”逐“绿”

2020年09月29日08:16   来源:宿迁日报

  根据《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要求,省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每年开展江苏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调查,宿迁生态环境满意率连续多年超过90%,稳居全省最高;此外,群众对土壤质量、环境绿化、空气质量等10多项调查指标的满意度,同样持续领跑全省。

  这些生态文明建设成绩,既是宿迁办好绿洽会的前提和底气,也是以绿之名、兴城惠民的生动诠释。

  绿洽十年,宿迁始终坚持生态“置顶”,以高标准抓重点、严要求补短板,高质量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高质量发展“六增六强”落地见效,殷实绿色家底,为把绿洽会办得一年比一年出色提供有力保障。

  坚持问题导向,铁腕治污不含糊

  从古黄河改造、马陵河治理,到运河沿岸整治、骆马湖生态保护,宿迁的水资源焕发出勃勃生机;从秸秆禁烧、扬尘整治,到淘汰老旧车、围剿“散乱污”,宿迁拨雾霾见蓝天,“宿迁蓝”“深呼吸”成为常态……生态宿迁“天生丽质”,更不乏后天努力。

  聚焦污染防治,宿迁坚持问题导向,在抓细抓实中央环保督察、省级环保督察及各项专项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的同时,运用系统化思维,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统筹推进治气、治水、治土等重点工作,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为解决京杭大运河宿迁城区段和骆马湖东岸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问题,2018年,宿迁实施“一线一岸”环境综合整治,集中8个月时间攻坚,当年完成了码头堆场清理、通航秩序规范、堤岸环境提升等5大类13项具体工作任务,实现了“码头整治彻底、河道畅通有序、临岸生态宜人、服务规范提升”的目标。

  为实现岸绿水清、鱼翔浅底的景象,宿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水体排查整治,在建立黑臭水体档案基础上,有针对性制定整治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采取截污、清淤、活水、保洁、生态修复等措施,系统治理黑臭水体;此外,出台《宿迁市古黄河马陵河西民便河水环境保护条例》,以地方法规形式规范河道治理、管护。

  相比“治水”,宿迁“治气”手腕更硬,毫不含糊:紧扣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在强势升级工业污染治理、燃煤污染治理、车船污染治理、面源污染治理、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应急管控措施的基础上,一度常态化公开约谈空气质量月度考核排名末位区,及时发布环境空气质量通报、各县区降尘量情况通告、环境质量预警分析通告、“较差工地”通告等,压紧压实大气污染防治责任。

  可喜的是,截至8月31日,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73.4%,同比改善13.6%;PM2.5累计为42μg/m3,同比改善6.7%;空气质量优良率和PM2.5浓度均达考核目标。

  立足常态长效,健全机制不停步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宿迁不仅在治理力度上不断加码,更从环境治理体系上破题,着力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机制,重点提升环境执法监管水平、环境经济政策调控水平、生态保护水平。

  仅今年以来,全市生态环境部门已出动执法人员4599人次,结合生态环境部夏季臭氧监督帮扶和省生态环境厅对我市当前水、气重点帮扶交办的问题,累计立案查处企业165家,拟处罚金额3060.4万元,传递出“不把资金用于治污,就把资金用于处罚”的鲜明导向。

  环保执法钢牙越来越锋利,得益于执法监管能力的提升、执法程序的规范和司法联动的加强。宿迁在全省率先试点“污染防治设施配用电监测与管理系统”,推广有动力污染治理设施用电监管云平台,对污染源和环保设施用电的实时监控,并严格执行“查审分离”、“双随机一公开”和执法局局长定期易地轮岗交流等制度,并制定出台《宿迁市重点环境问题定期会商联合调查处理办法》,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执法与刑事司法常态联动。

  为提升环境经济政策调控水平,宿迁及时制定出台《宿迁市区实施与污染物排放总量挂钩财政政策》,配套制定《宿迁市区污染物排放统筹资金的收取、返还、奖励及使用的实施办法》和《宿迁市区污染物排放总量挂钩财政政策相关指标考核办法》。

  此外,建立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积极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有力有效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持续殷实绿色家底。多年来,宿迁还扎实推进洪泽湖、骆马湖、古黄河等河湖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深入开展植树造林等国土绿化活动,加快清风廊道、污水处理设施等生态工程建设,不断提升生态环境容量和质量,深入发掘生态优势。

  聚焦实现“双赢”,创新举措不懈怠

  在宿迁,环境执法就是找茬、罚款,说话硬邦邦、不通人情的固有印象正在逐渐改变。

  在环境保护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氛围中,全市生态环境部门在“依法依规”监管的同时,拓展思维,创新办法,探索机制,力求“有力有效”服务,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双赢”。

  为此,宿迁通过环境执法“多说一句话”,将普法与执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服务与监管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仅很好地服务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牢牢守住了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坏”的底线、红线。

  与此同步,宿迁大力实施绿色金融政策。去年,市生态环境局与江苏银行宿迁分行签订金融服务合作协议。仅一年时间,已为全市上百家企业提供了“环保贷”等绿色金融政策指导,累计投放“环保贷”22笔、贷款金额4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宿迁优化环保执法自由裁量权,对轻微违法、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试行暂缓立案不予处罚,实行指导、教育和整改;对首次违法、依法应予处罚的,采取低限处罚,重在促进问题整改;对屡教不改或主观故意的,依法顶格处罚,既保持环保执法高压态势,又引导企业增强环保意识,加大环保投入,积极转型、绿色发展。

  依托良好生态尤其是“两河两湖”水资源优势,宿迁还科学谋划“生态+文化”“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绿色富民产业,加快“千里大运河宿迁集中展示区”、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建设,积极打造现代绿色生态、宜居宜游宜业的示范区;以水为脉,高水平推进河湖沿岸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着力构建“以水串城、清水绕城、人水相依”的城市特色,让城市更加美丽宜居。

  “深呼吸、看绿化、见清水”,在宿迁,越来越多的市民畅享“绿色福利”;来宿迁,越来越多客商发掘“绿色红利”。随着一座美丽宜居的城市在骆马湖畔快速崛起,“江苏生态大公园”的魅力画卷正徐徐展开。

总共: 1页   
作者:小编

西楚网新媒体矩阵

  • 头条号
  • 凤凰号
  • 百家号
  • 企鹅号
  • 网易号
  • 大鱼号
  • 搜狐号
  • 一点资讯
  • 快传号

南京厚建软件 LivCMS 内容管理系统http://www.hogesoft.com 授权用户:http://www.xic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