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迁”变·十年回眸③丨厚植“绿色家底”,加快“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

2022年10月13日20:32   来源:宿迁市生态环境局

0

“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宿迁市始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紧紧围绕建设“江苏生态大公园”的发展目标,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定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生态环境实现从“局部好转”向“根本好转”转变,经济社会发展“含绿量”持续提高,“绿色”成为宿迁高质量发展最亮底色。

  即日起,宿迁市生态环境局推出“生态‘迁’变·十年回眸”系列报道,从不同角度回顾总结、展现十年间全市污染攻坚、绿色发展经验和成果,进一步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撸起袖子加油干,继续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生态优势转化篇。

  在今年8月12日“中国这十年·江苏”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省委书记吴政隆列举了“一城一镇一园区”生态转变典型。其中,“一镇”,即为宿城区耿车镇。这几年,在“彻底禁、禁彻底”的基础上,宿迁统筹推进耿车片区美丽乡村建设、美丽经济培育,留住“绿水青山”的同时,守好“金山银山”。

  作为全国唯一拥有“两湖两河”特定地理标识的设区市,宿迁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就是最大发展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宿迁始终高举绿色发展大旗,与坚定不移把生态环境保护好同步,千方百计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全力打造让绿水青山充分展现、金山银山充分体现的美丽江苏“宿迁样板”。

推进“三生”融合,精塑生态特色

  “友友们看这里,草木葱茏、碧波荡漾、风光旖旎……”近日,来自盱眙的莎俊英,与朋友慕名来到位于泗洪县的溧河洼百里湖湾生态廊道,在亲水平台正在进行抖音直播,宿迁这一“三生”样板赢得网友持续“点赞”。

  如何精塑生态特色?宿迁做法是,过去十年,不断抬升抓生态的“高度”,科学编制“江苏生态大公园”总体规划,并将之贯穿落实到“三生”布局各方面、全过程,切实将生态资源保护好、利用好,着力夯实生态家底。

  充分发挥规划引领控制作用,宿迁从区域横向维度、发展纵向维度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维度,精准把握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科学布局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在此基础上,强化“三线”控制,着眼构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先后编制骆马湖和洪泽湖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等多项生态规划,确保发展更加绿色、更可持续。

骆马湖采砂少了银鱼多了

  此外,注重规划“留白”。牢固树立精明增长理念,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和土地开发强度,推动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多规合一”,确保开发建设更加高效、集约,重点坚持“积极有为”与“主动无为”相结合,合理划定功能留白地块,聚力打造以生态为底色的宜居宜业城市。

  充分发掘“两湖两河”水资源优势,宿迁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全面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集中打造“一带两湖、五片八水多点”全域生态空间格局,精塑“以水串城、清水绕城,水绿交融、人水相依”的“水韵名城”。

统筹优生态治理,厚植绿色“家底”

  每天清晨,家住市区苏源阳光花园小区的徐楠都会到古黄河水景公园锻炼。“出小区就是公园,跑跑步、跳跳舞,既锻炼身体又放松心情,真好!”这是宿迁坚持原生态保护与优生态治理并进,给市民带来的绿色“福利”。

  为厚植绿色“家底”,宿迁围绕“扩容增绿”,统筹开展全市域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生态岛试验区建设,全域推进林地、绿地、湿地共建,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全面提升生态碳汇能力。

  溧河洼.jpg     当前,泗阳、泗洪已分别获评国家、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市52个乡镇、41个村被命名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截至2021年底,全市林木覆盖率已达29.8%,位列全省第三;现有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湿地公园3个、湿地保护小区28个,自然湿地面积11万公顷,其中受保护自然湿地面积6.9万公顷,自然湿地保护率达62.7%。

  已建成的宿城区运河宿迁港产业园生态安全缓冲 区,看起来更像是个湿地公园。“我们将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与湿地公园打造结合起来,集污水处理、生态修复、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在为百姓提供休闲游玩理想场所的同时,也为企业从根源解决水污染与用水问题。”宿迁市港城水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运河宿迁港产业园生态安全缓冲区

  创新推广“污水处理厂+生态安全缓冲区‘1+1’”生态治理模式,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生态容量。“运河宿迁港产业园生态安全缓冲区这样的大型生态安全缓冲区,全市已建成4个,实现年削减COD941吨、氨氮148吨。”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说。

拓展转换通道,创造生态“价值”

  在前两年从最严标准、培育帮扶、验收认定、动态管控四个维度,创新构建“绿色标杆”示范企业认证体系基础上,我市今年升级打造“绿色标杆”示范企业培育“2.0版”,激励重点企业主动提标改造并发挥示范作用,从源头为生态环境减负。

  “作为‘绿色标杆’示范企业,我们自动列入绿色信任企业,享受应急管控豁免,并获得绿色信贷支持。”在沭阳亚森同汇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强看来,“针对‘绿色标杆’示范企业出台的一系列正向激励措施,使企业的‘绿色’更有‘价值’。”

“绿色标杆”示范企业授牌仪式暨“绿色发展领军企业”宣讲会

  多年来,宿迁围绕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最大化,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在指导推动泗洪县创新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6G”体系的同时,制定印发《宿迁市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在全省率先开展全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努力让美丽宿迁既有“颜值”、更显“价值”。

  当前,泗洪已构建生态产品调查监测体系(Gauge),对县域自然资源资产、生态产品信息进行确权登记和动态监测,并建立生态产品信息共享平台;构建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GEP),以数字形式展现生态价值,并建立生态产品价值评价机制;构建产业转型绿色发展体系(Greenization),深化“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模式;构建生态资源权益交易体系(Gains),通过强化经济手段,建立多元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金融保障机制;构建生态产品保护补偿体系(Grade),强化纵向生态补偿,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完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构建生态魅力宜居建设体系(Glamour),深入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加快打造魅力宜居优质生态环境。

  效果到底如何?从逐步扩大的水上生态牧场就能看出。自2017年起,泗洪县探索开展水上生态牧场建设,在退圩还湖等水域播种菱角、芡实等水生经济作物,重塑水生态环境的同时增加群众采摘收入,亩均经济效益超过2000元。截至目前,全县建成“水上生态牧场”17.13万亩,累计带动1338户专业养殖户和低收入户加入合作社,实现低收入户增收166.6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255.3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宿迁制定印发的《宿迁市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旨在建立一套价值核算体系、制定一批生态产品认定标准、探索一套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机制、打造一批富民样板示范、形成一套稳定支撑机制、建成一个交易平台、制定一套生态建设绩效评估办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宿迁正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强调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全力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总共: 1页   
作者:编辑

西楚网新媒体矩阵

  • 头条号
  • 凤凰号
  • 百家号
  • 企鹅号
  • 网易号
  • 大鱼号
  • 搜狐号
  • 一点资讯
  • 快传号

南京厚建软件 LivCMS 内容管理系统http://www.hogesoft.com 授权用户:http://www.xic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