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新华时论|产业发展要善于“无中生有”
2023年11月21日17:15 来源:交汇点新闻
“常州市溧阳市在上世纪末引进试种安吉白茶,从零起步,白手起家,走出了一条产业创新发展之路,目前天目湖白茶……实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跨越式发展。”今年苏陕考察后,时任青海海南州委常委、共和县委书记张峰的一篇万字报告刊发在当地党刊上,作者在描述“苏陕调研印象”时对常州天目湖白茶产业印象深刻,认为产业壮大得益于当地“无中生有、点石成金”的创新理念。
溧阳在引入白茶之后,通过不断改良种植方法、精进加工工艺、完善产品商标保护等,实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跨越式发展。除了天目湖白茶,常州善于“无中生有”的产业发展思路也在其他领域得到体现,比如常州从未出土过恐龙,但通过建设恐龙园等举措,逐渐培植起“恐龙文旅产业”。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产业发展并非完全取决于资源禀赋,如果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时可以超越资源禀赋局限,做到“无中生有、点石成金”。
现实中,一地制定怎样战略规划、发展何种特色产业,固然要依托其固有资源、比较优势,但在某种程度上,有多少资源不是既定的,而是取决于我们的创新意识和技术进步等诸多因素。经济学者张维迎就认为,“资源是内生于技术的,不是什么给定的‘禀赋’”。他以石油举例,多个世纪以前石油不是资源、而是污染物,后来人们发现石油可以提炼出煤油、汽油、重油,用作燃烧、照明、驱动内燃机,石油才成为有用资源,后来又从石油中提炼出数百种化学材料,发展出了石油化工产业,石油的重要性更加显著。换言之,如果没有技术提高、创新突破,石油可能仅局限于自然资源层面,不可能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层面的宝贵战略资源。
今天,深居内陆、远离海洋的新疆,也能让三文鱼、南美白对虾、罗非鱼等新疆产水产品“跃”上世界餐桌,其产品本身不止别样的鲜美滋味,还有“创新的味道”。试想,如果没有“人造海水”等“科技与狠活”,当地又如何找到适合自身气候特点、水资源和土地优势的独有养殖模式呢?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有的地方谈及旅游资源乏善可陈,但凭借后天城市形象塑造、文旅资源推介等,每年接待大量游客、频频网络“出圈”;有的地方自身产业基础薄弱,但却善于借助“产投”“基金”“链长制”等抢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有的地方缺少制造业生产要素,但却扬长避短、善于发挥交通优势,成为产品加工业基地和各地互联互通产业大通道,在产业发展中同样“分得一杯羹”。
当前,经济承压前行、内外需总体偏弱,各地招商引资提档加速。随着交通便捷度等的提高,各项资源要素流动便利性得到空前提高,“有”“无”界限已日益淡化。同时,相对于土地、能源等传统要素,科技、人才、信息、数据等现代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持续提高的,这些要素后天属性更加明显、也更依赖创造性驱动。哪里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发现机遇、找准落点发力,资金、技术就会向哪里流动,哪里的产业优势就能得到巩固和壮大。因而,要赢得地区产业竞争优势,单纯就比较优势而定产业方向的“就汤下面”式做法已然行不通。要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敢于“异想天开、无中生有”,善于突破现实掣肘和固有思维,以创造性思维调动可利用资源,驱动产业之轮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