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
  • 热点
  • 网视
  • 综合
  • 政务
  • 时政
  • 社会
  • 县区
  • 鸣宿
  • 金融
  • 房产
  • 教育
  • 健康
  • 汽车
首页 / 放心消费 / 正文

内地访客赴港投保掀热潮,专家提醒:防范汇率波动等风险

2024年03月01日10:20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0

  日前,香港保险业监管局预告2023年保险业数据。其中,2023年内地访客来港投保个人人寿保险新造保单保费约为590亿港元,同比增约27倍,超越2019年水平,仅次于2016年727亿港元的历史高峰。

  内地居民赴港投保为何猛增?投保的又是些什么险种?在通关常态化以及前期投保需求释放后,内地居民今年赴港投保的热情还会延续吗?投保时该注意哪些风险?针对这些问题,《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展开调查。

  保费飙涨约27倍

  香港与内地恢复全面通关后,内地居民赴港投保的动态一直颇受市场关注。2月20日,香港保监局透露,2023年全年内地访客赴港投保的个人人寿保险新造保单保费约达590亿港元,相较2022年约21亿港元的保费收入,同比飙涨约27倍。

  “新造保单保费强劲增长,主要是由于过去几年累积的需求得到释放。”香港保监局行政总监张云正解释称,过去几年的防疫措施令香港与内地通关受到限制,2021年内地访客个人人寿保险新造保单保费下跌至仅有7亿港元,2022年也只有21亿港元,2023年恢复通关,内地访客来港投保显著反弹。

  记者了解到,“去香港旅游的同时买一份香港保险”成为不少内地居民的选择。友邦保险发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虽然本地业务相较2022年的强劲基数稍有回落,但内地旅客的销售情况持续强劲增长,约占友邦保险香港业务第三季度新业务价值的一半。

  香港入境事务处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年内地访客入境人次约为2676万人,较2022年上升70倍。与之相对应的,赴港投保业务全面回升。

  香港保监局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内地访客的新造业务保费恢复至96亿港元,同比增长2686.4%,相当于个人业务总额的20.5%;前三季度内地访客的新造业务保费达到468亿港元,占比提升至32%。

  今年赴港投保会再次井喷吗?张云正表示,2023年第三季度的新造保单保费较上一季度已下跌逾32%,第四季度继续向下,降幅比第三季度小。今年,赴港投保仍有自然需求,只是难以预计其能否达到2023年590亿港元的规模,若中美利率及汇率走势在目前水平无大幅波动,达到400亿港元至500亿港元并非难事。

  储蓄险占比提升

  “去年向我咨询香港保险的内地人士明显增多。”在香港保诚从事保险代理的刘小姐告诉记者,内地消费者投保主要集中在重疾险、医疗险以及分红型储蓄险这几类常见的险种,2023年通关以来,分红型储蓄险产品得到了更多内地客户的青睐。

  这一说法也在香港保监局披露的数据中得到印证。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内地访客购买的保单中约97%是以非整付方式支付,终身寿险、危疾险及医疗保险分别占到已发出保单份额的54%、35%和4%。

  “过去内地访客投保的产品中,保障型保险占60%、储蓄型保险占40%。2023年则相反,储蓄型及保障型分别占比60%和40%。”张云正说。

  “香港的储蓄险具备较高的预期回报,长期预期内部收益率(IRR)可达5%至7%,主流大公司的分红实现率都在90%至105%之间,比较稳定,能够更好地为客户实现长期资产规划、财富传承。”刘小姐说,除了中长期险种收益率高,香港的保险产品还可以覆盖多币种,保单货币可以相互转换,避免单一货币贬值带来的风险,同时有利于海外留学和工作规划。另外,香港保险多投资于全球市场,底层资产上稳健型和进取型资产搭配,客户可以获得更加多元的保障和资产配置方式。

  风险防范不可少

  据了解,成年人不论是作为投保人还是被保险人,购买香港保险都需要本人到香港进行签单。在签单后的两周左右,需要支付保费。如果保险公司审批结束,没有及时缴费,可能还要再次去香港办理相关业务。因此,投保前要做好开户和资金准备的工作。

  在独立国际策略研究员陈佳看来,香港保险的核心比较优势在于其全球化资源配置思维下的跨境资产组合服务,比较适合有海外留学或者投资需求,以及计划移民海外的人士。“不过,香港保险产品的高收益本身也是对应于高风险的,内地消费者在购买时要充分考量其产品内含的汇率和市场风险。”陈佳说。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目前利率环境下贷款利率低于香港保单的回报率,一些融资客选择从金融机构借入资金用于保单购买,同时将保单抵押。客户在享有保险的保障外,还可以赚取两者之间的息差。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内地客户的新造业务中约有25%涉及保费融资。

  不过,2023年香港保费融资保单相关投诉有所增加。在香港保监局近期查处的个案中,有投保人因为担心利息上升,在保单生效仅几个月后便退保,结果保单退保价值用于偿还贷款后仅余400港元,30万港元本金全部损失,考虑其他贷款费用,亏损率超过100%。

  香港保监局提醒,寿险保单大多涉及长年期,提早退保将带来损失。投保人要特别留意,使用保费融资购买长期保单,因杠杆作用,提早退保的损失可能进一步扩大。“保费融资是一把双刃剑,在扩大保单回报的同时,也会放大风险以及可能造成损失。”香港保监局长期业务部主管吕愈国撰文称,目前利率高企,保费融资的偿债成本随之上升,加之现在以融资方式购买的多为分红型保险产品,该类保单收益受保险公司投资表现影响,并非保证且回本期较长,令保费融资的风险骤增。香港保监局再次提醒投保人,使用保费融资,投保前后均应充分考虑,做出明智决策。

  相关链接:

  “跨境保险通”试点时机尚不成熟

  随着“跨境理财通”试点工作的持续推进,全国政协委员王思东建议开展“跨境保险通”试点。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在回复王思东关于推进“跨境保险通”的提案时表示,“跨境保险通”涉及法律法规、金融监管、消费者保护等多方面因素,现阶段直接开展试点的时机尚不成熟。

  “跨境保险通”指的是港澳保险机构无须在内地设立商业存在,可直接向内地消费者跨境销售保险产品。金融监管总局表示,上述建议与《保险法》中对保险业务经营主体的要求以及对境内保险投保的要求存在冲突。此外,港澳的保险监管政策、产品费率、产品销售等政策与内地存在较大差异,如果在不设商业存在的前提下在内地销售保险产品,可能不利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金融监管总局称,在支持大湾区保险市场互联互通方面,金融监管总局认真研究大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并开展了积极探索。一是支持和鼓励内地保险公司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开发新型跨境医疗险产品,为粤港澳大湾区保险消费者提供跨境就医和理赔结算便利。内地保险公司可通过与港澳地区保险机构或第三方机构合作,为赴港澳地区就医客户提供就医安排、赔款直付等服务,同时内地保险公司也可为港澳地区保险公司赴内地就医客户提供就医安排和理赔款垫付业务。二是积极推动粤港澳3地保险机构合作提供跨境车险服务试点,实现“三地保单、一地购买”,车主可直接向当地保险公司提交内地交强险投保资料,由粤港澳3地保险公司相互提供投保服务,为粤港澳3地跨境通行带来通关便利。三是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前期,金融监管总局组织专门力量,开展实地调研,多次征求并听取相关意见,研究形成工作方案。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加快推进相关工作,争取保险服务中心早日落地,为合法持有港澳人身险保单的大湾区内地居民提供售后服务。不过,目前上述相关跨境保险产品均由保险消费者向本地保险公司购买,并不涉及跨境销售。

  金融监管总局表示,王思东的建议对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工作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金融监管总局将积极对相关问题开展研究论证,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稳步开展探索。

总共: 1页   
作者:聂国春

西楚网新媒体矩阵

  • 头条号
  • 凤凰号
  • 百家号
  • 企鹅号
  • 网易号
  • 大鱼号
  • 搜狐号
  • 一点资讯
  • 快传号

南京厚建软件 LivCMS 内容管理系统http://www.hogesoft.com 授权用户:http://www.xic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