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正文

带烈士回家:16岁入伍为国捐躯 老母亲思念成疾却无处寻人

2020年04月20日08:53   来源:宿迁市广播电视总台

  自我们栏目推出“带烈士回家”特别报道以来,已经帮助了15位沉睡在盐城五条岭的宿迁籍烈士寻找到了后人。4月18号我们来到泗阳县众兴镇继续寻找1947年在盐南阻击战中的郑学道烈士的遗属,看看他的家人是否仍健在。

  18号上午,记者来到了泗阳县众兴镇政府宣传科室,首先对烈士名单上的姓名、地址进行核实,宣传办事员胡亮告诉记者,在镇里的烈士英名录上,确实有郑学道烈士。但现在的众兴镇城西村已经划分为两个社区,需要再核实。

  记者和胡亮首先来到了西康社区,那里负责退役军人工作的主任正在辖区范围内进行核实寻找,从其中一个小区物业那里了解到有一位低保户姓郑,并且曾经提起过自己的哥哥是一名烈士。

  原来,郑学道有两个弟弟,郑学道兄妹十个,郑绪华排行老六,今年76岁,郑绪彩排行老七,今年73岁,提起哥哥郑学道,郑绪华竖起了大拇指,哥哥1944年参军,那时自己才刚出生,这些事情都是后来父母亲提起的。

  “我父亲是当时的村长,干部家要带头,对不对,让老大去当兵,我们都小。”郑学道弟弟郑绪华说道。

  作为家里的长子,16岁那年郑学道义无反顾的冲到了前线,仅仅两年的时间,就当上了部队里的营长,1946年秋天,郑学道还曾经回家一趟,对于此事,郑绪华的妻子张秀梅曾经听婆婆提起过。

  “18岁来家的,探家一趟,三个人,一个人骑一匹马,三匹马,他(郑学道)在中间,两边都是保卫的。”郑绪华妻子张秀梅说道。

  骑骏马,一身绿军装,这样的形象刻在了一家人的脑海里。而那之后,家中的母亲做完农活后总会到各家去打听儿子郑学道的消息,虽然有真有假但也是一种心里寄托,可1947年,同村人张大的儿子已经回来了,自己的儿子却迟迟未归,老母亲心里就有种不好的念头。

  “张大说我不敢说,他们都退伍来家了,婆婆说我家儿子怎么没来家的,婆婆就怀疑人没影了,信也没有就没有音讯了,后来才知道牺牲了。”郑绪华妻子张秀梅说道。

  从那以后,母亲就变得神志不清了,父亲也变得沉默寡言,一家人提到大哥郑学道就伤心。后来父母亲曾经去盐城、安徽等地寻找过儿子的牺牲地,可都没寻找到。那之后,老夫妻俩还特意为儿子立了碑。

  “我家公公婆婆就去爱园烈士陵园去找的,立个碑,有他牌子有他名字,叫郑学道,在爱园里面。”郑绪华妻子张秀梅说道。

  从那以后,每次母亲念叨起大哥郑学道时,父亲就会哄她说儿子马上就回家了。而老六郑绪华也当兵入伍,以哥哥为榜样,报效祖国。一家人每年清明都会去爱园烈士陵园里祭扫,而如今知道了大哥的牺牲地,老父亲老母亲却已经去世了,一家人也准备近期组织去把哥哥郑学道接回来。

  烈士顺利回家是对英雄最好的祭奠,也是对家人最好的告慰。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烈士魂归故里,让后人铭记怀念。

总共: 1页   
作者:李宇

南京厚建软件 LivCMS 内容管理系统http://www.hogesoft.com 授权用户:http://www.xichu.net